- 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1:47 点击次数:69
李白五古《古风其三十九(登高望四海)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或作于天宝二载(743)秋,时李白虽为翰林供奉,或因谗言,已不受皇上待见。
古风其三十九(登高望四海)(李白)
登高望四海,天地何漫漫!霜被群物秋,风飘大荒寒。
荣华东流水,万事皆波澜。白日掩徂辉,浮云无定端。
梧桐巢燕雀,枳棘栖鸳鸾。且复归去来,剑歌行路难。
【注释】被:披,覆。《东京赋》(汉-张衡):“芙蓉覆水,秋兰被涯。”大荒:旷野。《髑髅赋》(魏-吕安):“身销原野,骨曝大荒。”
徂辉:落日余辉。《酬德赋》(齐-谢朓):“时游盘以未极,眷落景之徂辉。”《尔雅》:“徂,往也。”
枳棘: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《九叹-愍命》(汉-刘向):“折芳枝与琼华兮,树枳棘与薪柴。”《咏史》(晋-左思):“出门无通路,枳棘塞中涂。”
鸳鸾:鹓与鸾。皆凤属。
归去来:《归去来兮辞并序》(晋-陶潜):“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胡不归?”《初春》(梁-沈约):“且复归去来,含情寄杯酒。”
剑歌:弹剑作歌。战国时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时曾三次弹剑作歌,以“食无鱼”、“出无车”、“无以为家”隐示诉求。后遂以“弹剑作歌”借指士人未获赏识的境遇。详见《战国策-齐策》。
行路难:《行路难》:乐府“杂曲歌”调名。《乐府解题》杂曲歌辞十:“《行路难》,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。多以君不见为首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四句写秋景。登高远望四面八方,天广地阔何其漫漫。严霜覆盖万物秋,秋风呼啸荒野寒。接着六句发议论。富贵荣华若东流之水,世间万事都会生出波澜。(荣华不长久,世路不平坦。)时不时遮掩了夕阳余晖,浮云出没没有确定的时点。(白日到了夕阳时,易被浮云遮掩。)梧桐树上栖息燕雀,荆棘丛中栖息凤属鸳鸾。(小人得志,君子失所。)末二句抒情。还是学陶渊明“归去来兮”,像冯媛弹剑作歌求取赏识之路实在太难。【此诗多对句,“霜被”与“风飘”,写尽天地秋色;“白日”与“浮云”,概括昏君奸佞;“梧桐”与“枳棘”构成贤愚对比。平仄不拘,而事类颇对;用典信手拈来,自然无迹。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